相关阅读
ADC(抗体偶联药物)平台内优质项目不断涌现与领域内大额交易的完成都从侧面反应出此项技术的未来巨大的潜力,同时国内企业临床数据的持续读出也为板块不断注入活力。聚焦ADC领域研究三大问题,本篇报告将进行以下讨论:
(资料图片)
1)我们如何比较判断ADC的分子结构,如何对比ADC的临床数据?
在此我们举具体案例(T-Dxd vs T-DM1),从抗体、Payload、DAR值、旁观者效应、体内循环稳定性5个方向提出ADC分子的判断框架,并具体说明临床数据应该关注哪些具体的点。
2)海外代表性ADC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与用药方案探索?
Payload不断尝试新型毒素,Linker亲水性设计,定点偶联是海外企业探索方向,但若有成熟平台,在成熟平台上拓展靶点与适应症是更稳健的方式。
用药方案已经从单药逐渐走向联用,与免疫疗法联用(替代基础化疗)是未来方向。
3)国内代表性企业观点:
国内ADC代表企业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构建起技术平台,已经在技术平台上做靶点拓展,此类企业重点关注项目的临床进度。第二类是有自己相对独特的设计,有成为FIC或BIC潜力的项目。
前者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
后者重点关注:康宁杰瑞制药-B、百利天恒。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海外环境变化风险、支付政策变化风险等。
关键词:
上一篇: 全球焦点!再见快船!迈阿密再补强?曝热火2换1地震级交易,小卡联手巴特勒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3-05-27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
2021-12-02